袁桷〔元代〕
矮屋参差倚,平芜黯澹看。梦回榆塞远,愁绝翠峰寒。
白发游丝挂,丹心古镜蟠。槐明金琐碎,菊铸玉巑岏。
忆月时看剑,临风复整冠。乡音怜过雁,古调拂离鸾。
去矣歌《招隐》,终焉乐《考槃》。晚知交态薄,老识宦途难。
口腹非真累,毋烦馈一箪。
袁桷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唐太宗吞蝗
吴兢 〔唐代〕
富人之子
苏轼 〔宋代〕
虞美人·槐阴别院宜清昼
元好问 〔金朝〕
上西平·送陈舍人
吴泳 〔宋代〕
折桂令·赠罗真真
乔吉 〔元代〕
齐天乐·吴山望隔江霁雪
厉鹗 〔清代〕
瑞龙吟·大石春景
周邦彦 〔宋代〕
酒泉子·无题
辛弃疾 〔宋代〕
南乡子
虞刚简 〔唐代〕
西湖明月引(寿云谷谢右司)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