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程雪边来,四旬六千里。瞿唐过滟滪,洞庭至彭蠡。
涉历天下险,心有如此水。朅来太湖滨,到家步才跬。
胡贻蜚廉怒,相挟冯夷氏。惊飙昼而作,骇浪暮不已。
令人向洋叹,可望不可迩。组练前陈扼,银屋平地起。
逡巡问维楫,飘泊委芦苇。归心苦何遽,短棹姑小舣。
尝闻强则避,事当顺而理。平明迟解缆,天宇果新霁。
金乌甫生东,鱼龙首俱弭。上下大圆镜,四面平如砥。
天公翻覆手,风后吹嘘是。巽转而之坤,帆去随所指。
出湖且入港,曾不片时尔。前津问锡麓,弗远尺有咫。
舟人顾相贺,昨忧变今喜。我生客江湖,噫嘻嗟老矣。
可以速则速,时当止则止。岂惟行舟然,世事只如此。
由兹石塘出,此去皆坦履。归来荷圣恩,全家赖天赐。
息阴亟休影,杜门以却轨。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车家采桑妇,雨来苦愁悲。蔟蚕北堂前,雨冷不成丝。
西家荷锄叟,雨来亦怨咨。种豆南山下,雨多落为萁。
而我独何幸,酝酒本无期。及此多雨日,正遇新熟时。
开瓶泻尊中,玉液黄金脂。持玩已可悦,欢尝有馀滋。
一酌发好容,再酌开愁眉。连延四五酌,酣畅入四肢。
忽然遗我物,谁复分是非。是时连夕雨,酩酊无所知。
人心苦颠倒,反为忧者嗤。
东风无一事,妆出万重花。
闲来阅遍花影,惟有月钩斜。
我有江南铁笛,要倚一枝香雪,吹彻玉城霞。
清影渺难即,飞絮满天涯。
飘然去,吾与汝,泛云槎。
东皇一笑相语:芳意在谁家?
难道春花开落,又是春风来去,便了却韶华?
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疏帘卷春晓,胡蝶忽飞来。
游丝飞絮无绪,乱点碧云钗。
肠断江南春思,黏着天涯残梦,剩有首重回。
银蒜且深押,疏影任徘徊。
罗帷卷,明月入,似人开。
一尊属月起舞,流影入谁怀?
迎得一钩月到,送得三更月去,莺燕不相猜。
但莫凭栏久,重露湿苍苔。
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
竭(去字旁)来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
为问东风吹老,几度枫江兰径,千里转平芜?
寂寞斜阳外,渺渺正愁予!
千古意,君知否?
只斯须。
名山料理身後,也算古人愚。
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
容易众芳歇,莫听子规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