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孤禽,瘁羽身不肥。人生奔车中,志士无光辉。
忆昨别兄时,盍旦鸣朝晖。念当远焉去,有泪不敢挥。
开怀相慰语,蹙蹙恐君悲。携手上河梁,去矣何时归。
别君未币旬,巨浸城四围。顼冥麾黑帜,闯浪堆颇黎。
日月澹无色,蛟龙专其威。哀哉泽国民,倏忽阡庐非。
传闻鹗渚间,井灶嬉鱼龟。念君不得往,如飞鸟黏黐。
嗟予少啬祐,孤露惟君依。三年客邵陵,相见时亦稀。
贫居岂能久,谁复惜分离。华颜苟无凋,白首终可期。
尘衣才一洗,忽复载行旗。江湖阻修远,我怀君岂知。
蛟龙勿君惎,蝮蜮毋君危。一家尽死丧,君我先人遗。
念兹并百忧,泣涕以涟洏。晨之西肆卜,默祷烦灵蓍。
遂遇离之九,上士详其词。积阴临阳曦,阴险阳则夷。
行者遇此兆,上吉莫如之。忧思积中肠,欲信旋复疑。
归为阿嫂说,征途亮无羁。阿喜䠚蹃来,强索纸背窥。
郁郁低自语,对此增感欷。湘水去悠悠,大别山巍巍。
颜色不可睹,况复音书希。故山有黄精,野涧多蕨薇。
何当早归来,与君共锄耭。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湘军著名将领,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左宗棠曾就读于长沙城南书院,二十岁乡试中举,虽此后在会试中屡试不第,但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由幕友而起,参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兴办洋务运动,镇压捻军,平定陕甘同治回乱,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左宗棠著有《楚军营制》《朴存阁农书》等,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后人又辑有《左宗棠全集》。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与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
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