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碧尽湘天古恨多。万重明月万重波。湘花颜色似湘娥。
桃叶江空愁读曲,竹枝调若畏闻歌。湘人情性奈秋何。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蒌蒿宜作河豚羹
辛弃疾 〔宋代〕
自戏三绝句
白居易 〔唐代〕
【双调】新水令_思忆落红风
周文质 〔元代〕
寿阳曲·潇湘夜雨
马致远 〔元代〕
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
刘克庄 〔宋代〕
虞美人·宝檀金缕鸳鸯枕
毛文锡 〔五代〕
浣溪沙·画舫离筵乐未停
王国维 〔近现代〕
忆江南·红绣被
牛峤 〔唐代〕
浣溪沙·粉上依稀有泪痕
薛昭蕴 〔唐代〕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