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驱马东郊道,提筐南陌头。桑枝欲尽且移钩。日暮蚕饥、归去好难留。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曲江感秋二首 其一
白居易 〔唐代〕
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七。长庆二年秋,我年五十一。
中间十四年,六年居谴黜。穷通与荣悴,委运随外物。
遂师庐山远,重吊湘江屈。夜听竹枝愁,秋看滟堆没。
近辞巴郡印,又秉纶闱笔。晚遇何足言,白发映朱绂。
销沈昔意气,改换旧容质。独有曲江秋,风烟如往日。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韦庄 〔唐代〕
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夏完淳 〔明代〕
明月逐人来
李持正 〔宋代〕
瑞鹧鸪·榴花五月眼边明
赵彦端 〔宋代〕
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施耐庵 〔元代〕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
纳兰性德 〔清代〕
临江仙·寄严荪友
瑞鹧鸪·期思溪上日千回
辛弃疾 〔宋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