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榆叶里,楝花前。烧尽白矾烟。娇龙自走不须鞭。最喜是莺迁。
歌羽歌,舞羽舞。人在掌中飞去。雾丝裙子本蹁跹。
何处更留仙。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外戚世家序
司马迁 〔两汉〕
【双调】夜行船_寄香罗帕多
赵明道 〔唐代〕
春闺怨·不系雕鞍门前柳
乔吉 〔元代〕
南乡子·归路近
李珣 〔五代〕
归路近,扣舷歌,采真珠处水风多。曲岸小桥山月过,烟深锁,豆蔻花垂千万朵。
中秋月·中秋月
徐有贞 〔明代〕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毛泽东 〔近现代〕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宋代〕
鹧鸪天
邹应龙 〔宋代〕
风入松(寿恕齐谢待制)
陈允平 〔宋代〕
醉花阴(孙守席上次会宗韵)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