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明代〕
悬崖一枕傍云楼,入夜珠泉洒未休。几曲画眉天欲曙,半钩残月在岩头。
林光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洞仙歌·冰姿玉骨
辛弃疾 〔宋代〕
邴原泣学
礼赞 〔明代〕
杂剧·山神庙裴度还带
关汉卿 〔元代〕
巫山一段云·雨霁巫山上
毛文锡 〔五代〕
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刘克庄 〔宋代〕
菩萨蛮·春闺
徐灿 〔清代〕
浣溪沙·残雪凝辉冷画屏
纳兰性德 〔清代〕
水调歌头·寿赵漕介庵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
元丰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戏作如梦令阕。此曲本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盖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因取以为名云。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