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东林径转过村翁,为指天池此路通。侧蹬回峰倾午日,危亭俯涧落秋风。
直缘薜荔千岩上,稍出旌旗万木中。倏忽白云山谷满,只疑蓬岛坐溟空。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信笔再和二首
辛弃疾 〔宋代〕
鸟窠和尚赞
白居易 〔唐代〕
【双调】燕引雏_有感
张可久 〔元代〕
【中吕】朱履曲_归兴堂上先
【正宫】小梁州
柳梢青·灯花
张林 〔宋代〕
杨柳枝五首·其二
牛峤 〔唐代〕
女冠子·霞帔云发
温庭筠 〔唐代〕
西江月·重九
苏轼 〔宋代〕
临江仙(中秋夜雨次石敦夫韵)
姚述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