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敕使召还都,争言新命殊。三朝皆报主,六典复司徒。
旧德今谁在,皇心古帝俱。最应边饷赖,西北壮规模。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商调】梧叶儿_赠歌妓红绡
卢挚 〔元代〕
【双调】落梅风_湖上山翁醉
张可久 〔元代〕
【中吕】十二月兼尧民歌
张养浩 〔元代〕
【南吕】一枝花_惜春夺残造
马致远 〔元代〕
四块玉·浔阳江
婆罗门引·暮霞照水
赵昂 〔唐代〕
春光好·花滴露
欧阳炯 〔五代〕
浪淘沙·写梦
龚自珍 〔清代〕
柳含烟·御沟柳
毛文锡 〔五代〕
阳台梦·薄罗衫子金泥凤
李存勖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