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明代〕
已作还乡计,秋风却病躯。清时登片善,华列及吾迂。
岂有温如玉,翻疑暗似珠。由来山鸟性,不愿九韶娱。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送刘秀才归江陵
杜牧 〔唐代〕
綵服鲜华觐渚宫,鲈鱼新熟别江东。刘郎浦夜侵船月,宋玉亭春弄袖风。
落落精神终有立,飘飘才思杳无穷。谁人世上为金口,借取明时一荐雄。
【越调】柳营曲 金陵故址
查德卿 〔元代〕
钗头凤·世情薄
唐婉 〔宋代〕
虞美人·好风微揭帘旌起
孙光宪 〔五代〕
鹊踏枝·萧索清秋珠泪坠
冯延巳 〔五代〕
蝶恋花·独向沧浪亭外路
王国维 〔近现代〕
眼儿媚·咏梅
纳兰性德 〔清代〕
遐方怨·凭绣槛
温庭筠 〔唐代〕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辛弃疾 〔宋代〕
眼儿媚(送别)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