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城里青山闻梵音,灵源高阁影沈沈。鸟边祗树人烟近,象外云花野照深。
苔色满廊行履迹,月明空界印禅心。自怜人代多氛垢,未得焚香礼遁林。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老子·八章
佚名 〔先秦〕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闲居
宋方壶 〔元代〕
浣溪沙·湖上西风急暮蝉
晏殊 〔宋代〕
生查子·情景
姚宽 〔宋代〕
贺新郎·读史
毛泽东 〔近现代〕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纳兰性德 〔清代〕
临江仙引·渡口
柳永 〔宋代〕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苏轼 〔宋代〕
水调歌头(京口)
王质 〔唐代〕
明月棹孤舟(木樨)
黄公绍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