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泽国秋气深,微霜葛衣薄。斜日川上寒,孤峰镜中落。
渺渺粤人烟,依依海山郭。邻笛声已凄,遥砧晚犹作。
沧波苦竹断猿哀,蔓草黄花与啸台。前代风流亦如此,如何不饮杜陵杯。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春来
白居易 〔唐代〕
思佳客·迷蝶无踪晓梦沉
吴文英 〔宋代〕
酹江月·秋夕兴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韵
胡世将 〔宋代〕
愁倚阑·春犹浅
程垓 〔宋代〕
兰陵王·卷珠箔
张元干 〔宋代〕
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
纳兰性德 〔清代〕
生查子·鞭影落春堤
少年游·离多最是
晏几道 〔宋代〕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宋代〕
朝中措·梅
陆游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