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祖道黄花白露寒,江亭浇酒怅离颜。脊令共向沙头别,鸿雁分飞雨外还。
梦渚云开三峡水,汉阳帆带五华山。泮林此后应相忆,莫道王音滞楚关。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燕子龛禅师
王维 〔唐代〕
【越调】斗鹌鹑_风情连夜银
曾瑞 〔元代〕
折桂令·寄远
乔吉 〔元代〕
朝天子·归隐
汪元亨 〔元代〕
阮郎归·女贞花白草迷离
王国维 〔近现代〕
沁园春·和吴尉子似
辛弃疾 〔宋代〕
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八声甘州(东阳岩)
曾原郕 〔唐代〕
鹧鸪天
李景良 〔唐代〕
江神子
刘镇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