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十年弓马似君稀,到老还乡愿不违。祖道百壶孤棹别,温陵千里远人归。
江桥夜火霜蚝熟,野馆秋风海菜肥。好是北堂调膳后,閒看儿女笑牵衣。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对酒五首 其二
白居易 〔唐代〕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双调】寿阳曲_答卢疏斋山
珠帘秀 〔元代〕
【正宫】小梁州_侍马昂夫相
曹德 〔元代〕
【南吕】金字经_絮飞飘白雪
马致远 〔元代〕
四块玉·酒旋沽
浣溪沙·荷芰风轻帘幕香
顾敻 〔五代〕
望江南·幽州九日
汪元量 〔宋代〕
满江红·翠幕深庭
吴文英 〔宋代〕
卜算子·风雨送人来
游次公 〔宋代〕
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