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鸿雁南飞不寄声,暮云春树远含情。白湖高馆何年别,青浦孤帆几日行。
香界竹深僧共隐,市楼花满酒同倾。谁怜白发沧江上,閒倚东风听晚莺。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佚名 〔先秦〕
【中吕】阳春曲_坐听西掖钟
薛昂夫 〔元代〕
阮郎归·美人消息隔重关
王国维 〔近现代〕
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周邦彦 〔宋代〕
绿头鸭(七夕)
辛弃疾 〔宋代〕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
李煜 〔五代〕
贺新郎
刘镇 〔宋代〕
菩萨蛮(江干)
王炎 〔宋代〕
兰陵王
陈允平 〔宋代〕
蓦山溪(杨花)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