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黄金沙界绕岧峣,钟磬微微下九霄。禅榻鸟啼残雨过,香台经尽落花飘。
心持半偈缘应浅,身寄迷途恨独遥。堪笑此生何住著,期君天路远相邀。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婆罗门引·暮霞照水
赵昂 〔唐代〕
思帝乡·春日游
韦庄 〔唐代〕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浣溪沙·已落芙蓉并叶凋
王国维 〔近现代〕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近现代〕
喜迁莺
李焕 〔南北朝〕
长相思(渔父)
王质 〔唐代〕
酒泉子(十之三)
潘阆 〔宋代〕
青玉案(戏赠醉妓)
毛滂 〔宋代〕
浣溪沙(春深)
赵长卿 〔宋代〕
青玉案(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