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十年萍梗愧相违,我尚飘零子未归。江国鸿声惊别棹,河桥草色照行衣。
他乡共叹生涯薄,往事空怜故旧知。日暮临岐倍惆怅,伯劳东去燕西飞。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新居早春二首 其一
白居易 〔唐代〕
静巷无来客,深居不出门。铺沙盖苔面,扫雪拥松根。
渐暖宜闲步,初晴爱小园。觅花都未有,唯觉树枝繁。
两小儿辩日 / 两小儿辩斗
列御寇 〔先秦〕
鲁恭治中牟
范晔 〔南北朝〕
【南吕】一枝花 安庆湖雪夜
沙正卿 〔唐代〕
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淮上女 〔宋代〕
绮罗香·红叶
张炎 〔宋代〕
沁园春·恨
郑燮 〔清代〕
水龙吟·寿李长孺
吴泳 〔宋代〕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辛弃疾 〔宋代〕
百岁令(寿丁大监)
朱涣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