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樵歌何处响,迢递白云深。袅袅潭边起,萧萧空外音。
何须谐律吕,即此是讴吟。却厌青楼曲,商音摅暮林。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中吕】上小楼 客情
景元启 〔元代〕
【仙吕】一半儿 病酒
徐再思 〔元代〕
【双调】庆东原_青田九楼山
乔吉 〔元代〕
水仙子·乐清箫台
鸳鸯梦·午醉厌厌醒自晚
贺铸 〔宋代〕
南歌子·荷盖倾新绿
程垓 〔宋代〕
卜算子·独自上层楼
最高楼·旧时心事
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
南乡子·四川道中作
曹伯启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