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木墨人皆羡,承平祗布衣。云山随处写,乡树暂时归。
两地愁看月,孤村独掩扉。幽期应早计,何事久相违。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双调】寿阳曲_答卢疏斋山
珠帘秀 〔元代〕
【双调】水仙子_翰林风月进
张可久 〔元代〕
【中吕】喜春来_六艺礼夙兴
马致远 〔元代〕
思远人
赵令畤 〔宋代〕
莺啼序(吴江长桥)
黄公绍 〔宋代〕
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高鹗 〔清代〕
关河令·秋阴时晴渐向暝
周邦彦 〔宋代〕
卜算子·齿落
辛弃疾 〔宋代〕
品令
李廌 〔宋代〕
贺新郎(僧如梵摘阮)
李好古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