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明代〕
绿谢平芜野烧乾,西风吹雨打长干。盘龙去后金钗饷,擒虎来时玉树残。
结绮阁中香灺歇,景阳楼下水花寒。秦人岂识千年后,终古神州奠石磐。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双调】折桂令_过多景楼滔
周文质 〔元代〕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张孝祥 〔宋代〕
少年游·红稠绿暗遍
杨慎 〔明代〕
南乡子·集调名
龚翔麟 〔清代〕
苏武慢·寒夜闻角
况周颐 〔清代〕
愁入云遥,寒禁霜重,红烛泪深人倦。情高转抑,思往难回,凄咽不成清变。风际断时,迢递天涯,但闻更点。枉教人回首,少年丝竹,玉容歌管。凭作出、百绪凄凉,凄凉惟有,花冷月闲庭院。珠帘绣幕,可有人听?听也可曾肠断?除却塞鸿,遮莫城乌,替人惊惯。料南枝明月,应减红香一半。
水调歌头(饶风岭上见梅)
王质 〔唐代〕
水调歌头(酴醿)
姚述尧 〔宋代〕
好事近(重午前三日)
夜行船
石孝友 〔宋代〕
疏影(笋薄之平江)
邓剡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