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李通甫,起家掌邦宪。直气横九秋,神明激雷电。
再登兰台上,爱国心靡转。时当至治末,有位日兢战。
崩腾五华山,凿翠起台殿。执笔佐御史,力谏明且辨。
斧锧已在前,独立目不眴。骎寻国多故,灾异周八埏。
君复赞宣政,赤手握铨选。守法踰天官,反得官长怨。
我皇奋江汉,拨乱启天眷。乾坤再开辟,日月重昭绚。
磊落收群材,疏戚共登荐。君名一朝起,亦作丞相掾。
丹心益倾竭,婉画勒替献。好恶古难同,祸福巧相禅。
天子忧南纪,藩宣必时彦。下逮曹属微,简选亦精练。
君得南省佐,闻者尽惊羡。伛偻辞阙庭,飘摇出畿甸。
饯送盈路衢,恳款陈志愿。去年天下旱,穷蹙无贵贱。
赈恤当及时,本末须并见。方春农事兴,不废乃为善。
又闻南中贼,凭陵及州县。黎獠本吾民,抚绥在方面。
恩信足以怀,逼迫使生变。况我圣天子,辙迹昔所遍。
勖哉筹策良,无使空蹂践。京城雨初过,草树郁葱茜。
乔木多早莺,高堂有新燕。烦辞君勿诮,君歌我其抃。
揭傒斯(1274~1344)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人。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余年来观瀑屡矣,至峡江寺而意难决舍,则飞泉一亭为之也。
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天台之瀑,离寺百步,雁宕瀑旁无寺。他若匡庐,若罗浮,若青田之石门,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如倾盖交,虽欢易别。
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磴级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过石桥,有三奇树鼎足立,忽至半空,凝结为一。凡树皆根合而枝分,此独根分而枝合,奇已。
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馀,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研,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当时建此亭者,其仙乎!
僧澄波善弈,余命霞裳与之对枰。于是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顷之,又有曳杖声从云中来者,则老僧怀远抱诗集尺许,来索余序。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不图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坐久,日落,不得已下山,宿带玉堂。正对南山,云树蓊郁,中隔长江,风帆往来,妙无一人肯泊岸来此寺者。僧告余曰:“峡江寺俗名飞来寺。”余笑曰:“寺何能飞?惟他日余之魂梦或飞来耳!”僧曰:“无征不信。公爱之,何不记之!”余曰:“诺。”已遂述数行,一以自存,一以与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