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才忝四邻,待罪涉一纪。妨贤得云久,不退不自耻。
永厚复土初,叠奏犯斧扆。乞身临本邦,多疾便摄理。
帝曰吁汝琦,辅翼甚劳止。今俾尔荣归,揭节治故里。
均逸向盛辰,宠异固绝拟。整装将北辕,羌衅兆西鄙。
俄易帅感秦,旰食论所倚。艰难恶敢辞,奔走奉寄委。
天声方震扬,狡穴惧夷毁。款塞械凶酋,唯幸赦狂诡。
疆事计日宁,拙疹乘衰起。披诚叩上仁,再遂守桑梓。
尪疲解剧烦,宴息良自喜。园池昔恢拓,顾览尽遗轨。
独于北堂北,地胜失经始。前人欲兴作,就此创基址。
中辍如有待,命我成斯美。鸠材亟僝功,因陋谨增侈。
芳林环密阴,鲸口下洹水。吾堂据其阳,万象来明炜。
匪直怡病襟,间足具宾簋。僚属请吾名,在景或在己。
吾谓夸风光,未若尊制旨。视榜以思报,义实昼锦比。
或笑此翁愚,荣极尚不已。乡闾得暂休,胡自勤勤耳。
吾曰勤虽愚,吾虑亦长矣。天地施大恩,报上尽蝼蚁。
终期谢贵仕,归第保颓齿。吾舍与公居,相去百举跬。
岂无贤太守,有意待园绮。安车时一来,为我此加礼。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潦倒宦情尽,萧条芳岁阑。欲辞南国去,重上北城看。
复叠江山壮,平铺井邑宽。人稠过杨府,坊闹半长安。
插雾峰头没,穿霞日脚残。水光红漾漾,树色绿漫漫。
约略留遗爱,殷勤念旧欢。病抛官职易,老别友朋难。
九月全无热,西风亦未寒。齐云楼北面,半日凭栏干。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於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於我。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於成功。
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於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
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於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於其间。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於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