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与求

沈与求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作者《沈与求》的诗文
赏析

东西二林寺 其二

沈与求沈与求 〔宋代〕

在昔得名齐,连墙亦共蹊。修篁同碧嶂,寒溜合清溪。

阁影高低并,钟声左右迷。游人俄省悟,东即是林西。

赏析

旦日趋府

沈与求沈与求 〔宋代〕

紫箫吹梦断,起视斗阑干。瘦马踏残月,单衣中薄寒。

锦囊那复佩,革带顿成宽。浪逐官曹底,更题敢自安。

赏析

与道按田至湖山有诗凡九章次其韵 白云泉

沈与求沈与求 〔宋代〕

瓦鼓喧喧殢土龙,纸钱零乱野祠中。谁能向此分馀沥,润泽焦枯不计功。

赏析

刘希颜持节按县招维心舟中小酌次维心韵 其二

沈与求沈与求 〔宋代〕

随处喧铜马,何人炫木牛。轻捐小山句,急捍大江流。

行迈心疑醉,周爰事喜谋。招呼隐君子,高浪兀虚舟。

赏析

安次山挽词 其二

沈与求沈与求 〔宋代〕

晓殿传催玉笋班,东风小立照衰颜。临分愧我江湖上,伏节悲君矢石间。

往事凄凉千古恨,旧交零落几人还。殊方更致生刍奠,目断高丘涕泪潸。

赏析

允迪遣书问讯并寄示与子我唱酬佳句猥及微踪辄用庐字韵为二诗以报嘉惠 其二

沈与求沈与求 〔宋代〕

不从吏议污丹书,恩许怀章返故庐。投老有缘知分溢,排奸无术愧才疏。

胜流踊跃闻归棹,妙语吹嘘慰索居。怀望北辕心已折,忍将时事付轩渠。

赏析

即事

沈与求沈与求 〔宋代〕

造物劳人亦懵哉,又驱疲马上崔嵬。经从野店初尝笋,行尽江村始见梅。

千里短书先梦寐,半生多难足风埃。桔槔俯仰成何事,已念渔蓑归去来。

赏析

次韵曾守立春席上七绝句 其五

沈与求沈与求 〔宋代〕

日应东风转,春随北斗回。不须邹子律,馀暖到寒荄。

赏析

雨不止

沈与求沈与求 〔宋代〕

已看城郭半浮楂,水戽联翩接渚涯。天意若知民意切,停鞭且止阿香车。

赏析

曾宏父将往霅川见内相叶公以诗为别次其韵以自见 其二

沈与求沈与求 〔宋代〕

肠断故园春到时,浇花日日绕芳蹊。而今梦逐东风去,小榼深杯手自携。

© 2023 等落诗词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