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十二
释德洪 〔宋代〕
睡魔昼永不能降,一梦春晴赏北窗。只有敲门漫溪叟,也嫌疏懒世无双。
长春花
人间花亦有仙骨,卯酉发妆呼不醒。醉里那知更岁月,韵高班草卧空庭。
三月二十三日心禅饷余新面白蜜作二首 其二
老俨年来百不忺,最嫌苦淡不嫌甜。蜜中有味中边绝,莫笑山居世味添。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二十三
杨花满院掩深关,半摺文书偃卧看。幽鸟等闲回睡眼,暖风时复破春寒。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二十四
春寒瘦骨病难禁,多谢新晴霁晚霖。自补衲衣矮窗下,黄鹂声好屡停针。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十九
夜凉静话欣同榻,春晚分题喜共窗。解笑疏狂才莫敌,诗禅美誉旧传双。
木上人久游归宗赠之二首 其二
携诗过我亦翛然,百孔寒光坏衲穿。日与庐山对酬酢,故应妙语嚼芳鲜。
和余庆长老春十首 其六
嫩寒清晓欲留春,睡足山中乐事新。珠玉等闲无胫至,风流全付茂陵人。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七
枝上啼禽毛羽光,商量密叶恰能藏。路旁垂柳阴堪歇,墙外樱桃小可尝。
次韵通明叟晚春二十七首 其十一
去岁春游爱野棠,今年还复出东墙。行思往事心犹在,却照清溪鬓已苍。